初旭 发表于 2006-4-10 18:16:29

贾平凹撰文赞长江奇石

  本报讯(本报记者初旭摄影报道) 最近,一本装帧精美的专著《中国奇石欣赏》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为“千山皆秀发”、“山浓欲染衣”、“秋老山容淡”、“冻云连山色”、“月色醉远山”、“江冻月移石”、“山随平远阔”“孤石清江水”等8辑,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并撰文,书中收入了泸州三枚长江奇石,贾平凹亲自撰文 欣赏。


独坐黄昏

  第一枚叫“独坐黄昏”的长江奇石是一个叫 彭祖国的女士收藏的,她系市奇石协会会员,1996年春天,偶与石头相遇,遂立生不解情缘,从此倾情于石,痴心迷恋,痴迷觅石苦石。近十年走遍三江,对大自然之眷念热爱绵绵不绝。藏者日:藏者自痴,自然收藏了奇石,也收藏了伤痛,更收集了惊喜与诧异后的醒悟。藏石,心有个家,藏石,相识了海角天涯更多的朋友。贾平凹为她的奇石撰文为:

  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这是《西厢记》上的话,崔莺莺是什么模样无以得知,而这快石头上的少女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怀春期的憧憬和幽怨。

  这快石头上的画面构图非常好,少女紧坐石右,将二分这一空出,而长裙又包括石底部,使整幅画形成了S状。更有趣的是色彩搭配极其精美,即便人物纯用黑,也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浓淡淡,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此画只有石生成,人工难能。


天外来客

  第二枚长江奇石是一个叫邓国清的老人收藏的,取名为“天外来客”邓国清 1946年出生于四川泸州,现在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泸州市分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为泸州市奇石协会理事。近年来,从事收藏,与奇石结缘,与夫人共觅共赏,采石藏石,收藏颇丰。奇石取名为“天外来客”。贾平凹的引经据典写到:

  关于飞碟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我佃经采访过一位目击者,他说他是在渭北高原,正爬上一个沟壑,突然拜见了高空有两个不明飞行物,如盘子的,一上一下,缓缓地旋转,并发射着白光。他说得非常认真,我怎么也不信,他就后悔当时没带照相机。

  当此书编辑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块石头,募地想到那个目击者,我将照片拿给他看,他惊讶不己,说当时的场景就是这样。

  如果真是如此,我就奇怪了,难道奇石有灵性,它的画面总能泄露出天地间的秘密吗?


江边古松

  还有一枚叫“古松”的长江奇石是彭天先生收藏的,他1946年生于重庆市,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石文化委会委员、四川省泸州市奇石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摄影、美术工作,喜爱藏石。藏品多次参加全国石展,并获奖,如“霞客行”、“海洋来客”,“大雪压青松”等等。多种藏石珍品入选《中华奇石鉴赏大观》、热爱中华赏石文化,长期坚持奇石的收集和保护,愿为中华赏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出了积极的贡献。贾平凹为这枚“古松”撰文为:

  人和人交往讲究缘,收藏也讲究缘,缘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偶然,必然中的偶然。拿藏石来说,什么人才能得什么奇石.

  这是一块长画面石,石上出现古松,十分逼真,且在石灰石的正面有两棵,在石的背面也有两棵,大量的松的枝叶集中在石上部,犹如四松屹立,冠撑棚盖。整个石头底色灰黄,树形淡黑,有阴暗潮湿之感,正是秋末冬初江边松间景象。

  假想,如果松下有人,吟的诗:闲看秋水心无事,坐对长松气自豪。

周从林 发表于 2006-4-11 23:06:58

嘿嘿,正好我手头有这本书。哪天我扫描几篇整上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贾平凹撰文赞长江奇石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