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16 16:21 编辑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岗、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她集中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她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发展有重要贡献,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并且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正因如此,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是中国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
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西距成都281公里,东去重庆70公里。全县总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人口约90万。大足建县于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40多年历史,其县名取“大丰大足”之意。
大足石刻始创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绵延明清。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即北山(包括北塔)、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也即“五山石刻”(世界遗产部分),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即尖山子、舒成岩、妙高山石刻、千佛岩石刻,大足县文物保护单位有66处如西山、圣水寺、三教寺、青山院、老君庙、半边庙、七拱桥、普和寺、陈家岩石刻等。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是大足石刻中最具规模、最有价值、艺术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
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
北山石刻中的“转轮经藏窟”被许多艺术家誉为宋代石刻之精华和代表,此窟石刻造像秀美、雕刻精细、整体布局和谐协调、保存完好无损,堪称东方美神之大荟萃。特别是此窟中的普贤菩萨,具有东方女性美的特征,表情温柔娴静、典雅大方,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另外,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像无一雷同。而且佛教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别显著,可以说完全是中国化了。
南山石刻是中国道教造像的代表,其中的三清古洞,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是中国宋代雕刻最为精美的石窟。
石篆山石刻是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罕见。如孔子龛、老君龛等。
石门山石刻是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有特色,如玉皇大帝龛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二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法夸张。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以云岗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魏晋时期,公元4-5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明显,造像多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期石窟艺术(隋唐时期,公元6-9世纪)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五山石刻”自古以来就是名胜之地。其中北山、宝顶山更是中外游客览胜、信众朝山进香、僧侣说法传经的集中地。特别是以“天府灵山”著称的宝顶山,历来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传为千手观音的生日)前后,游客如云,数以万计。自大足县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游客日增,年均在35万人次以上,最高年达60万人次,最高日达万余人次。
宝顶千手观音
<BR><div><STRONG><font color="#ff0000">宝顶山大佛湾南岩有一尊实有1007只手的摩崖石刻造像,人们称她是人间唯一的千手观音石雕像,是天下一绝!其他地方的千手观音,多数只有几只、十几只或几十只手,不过是象征性地表示手多而已。大足圣水寺千手观音,有40只浮雕手,100多只阴刻手。安岳佛慧洞千手观音有数百只手,已经是罕见的了,但也比不上宝顶山千手观音的手多。这里的观音像,身前有6只手,两手合十,两手结印,两手抚膝。头上还有一双手捧一坐佛。其余的手在身后左、右、上方像孔雀开屏巧妙地分布在88平方米的崖石上。这些手千资百态,无一雷同;手握法物各异手心各有一只眼。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于危难。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可以普观世界,明察秋毫。金光闪闪的千手千眼观音,令游人莫不叹为观止!</font></strong></div><BR><div><BR></div>宝顶卧佛
<div>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这尊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就叫它卧佛。佛经里没有这种叫法,应该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圆满,从生老病死以及各种欲望忧虑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死”、尽善至美的理想境地。这也是众生皈依佛法后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因此,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宁静的气氛,而没有惊恐慌乱的情景。<BR>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BR>佛像的正中有一香案,上面摆着香花水果等各种供品。香案上香烟缭绕,上达云端。云端上有女像9人,有说是天女,有说是释迦眷属。如是眷属,中间是释迦母亲摩耶夫人,左边是他姨妈。摩耶夫人生下释迦几天就死了,释迦由他姨妈带大,右边是释迦的妻子,是邻国的一个公主,长得非常漂亮。这三个都比释迦先死。她们在天宫闻得噩耗就率众眷属从天而降,手捧鲜花水果,迎接释迦圣灵。<BR>安岳的卧佛沟,北京的卧佛寺,敦煌千佛洞,甘肃麦积山,合川千佛岩等处,都有全身卧佛像。唯有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他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翅膀。</div><BR><div><BR></div> <BR> <BR> <BR> <BR> <div> 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的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像无一雷同;而且佛教的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特别显著,可以说<strong>完全是中国化了</strong>。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strong>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strong>。这就是大足石刻全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BR><B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我曾陪客人去过两次,不过我是看不懂这些佛经故事,又不愿去听解说,总是进去一会儿就出来了! 片片不错。文:<div class="MsoNormal" style="BACKGROUND: white; MARGIN: 0cm 17.95pt 0pt 102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6.5pt; mso-para-margin-top: 0cm; mso-para-margin-right: 1.71gd; mso-para-margin-bottom: .0001pt; mso-para-margin-left: 102.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font-kerning: 0pt;"><a href="http://www.xueying168_com/image17/YC17G.htm">http://www.xueying168_com/image17/YC17G.htm</a></span></b></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BACKGROUND: white; MARGIN: 0cm 17.95pt 0pt 102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6.5pt; mso-para-margin-top: 0cm; mso-para-margin-right: 1.71gd; mso-para-margin-bottom: .0001pt; mso-para-margin-left: 102.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font-kerning: 0pt;"></span></b></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BACKGROUND: white; MARGIN: 0cm 17.95pt 0pt 102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6.5pt; mso-para-margin-top: 0cm; mso-para-margin-right: 1.71gd; mso-para-margin-bottom: .0001pt; mso-para-margin-left: 102.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font-kerning: 0pt;"></span></b></div><div class="MsoNormal" style="BACKGROUND: white; MARGIN: 0cm 17.95pt 0pt 102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6.5pt; mso-para-margin-top: 0cm; mso-para-margin-right: 1.71gd; mso-para-margin-bottom: .0001pt; mso-para-margin-left: 102.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font-kerning: 0pt;"></span></b></div>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