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墨怀 发表于 2005-9-25 10:48:07

古镇上里──小桥流水“赛江南”

⊙ 尹墨怀/文

  “巴蜀胜地占螯头,上里古镇冠川西”有着“赛江南”之称的上里古镇,素来以其独特的风情地貌闻名遐迩,又因其有着酷似江南韵味的小桥、流水、人家,而又被人赋予了“四川周庄”的雅号。
  “二仙桥”、“古场镇”“白马泉”烟花三月,雨润如酥的时节,撑一把油纸伞独自漫步在旧青石板路铺设而成的静谧小道上,趟过那一排排鳞刺栉比的古木板小屋。聆听那白马泉的汩汩流水,二仙桥上,古场镇中。古镇的画图已正向你我悄悄的展开……

别有风味上里桥
  江南古镇之所以成名便在于其它的溪多与桥多,薄雾朦胧的清晨,随处可见倚溪而立的女子在河边涤洗。这几乎已就成为了一种江南文化特有的标志与江南民俗生活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今这样的景象,却在上里古镇也同样的拥有,上里的桥文化绝对是可以做为一门艺术课与历史科考学而单独罗列出来说,我到过江南古镇的印象是,江南古镇之桥,多以石拱桥而居多,而在这里所截然不同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上里的桥种类之多大体可分为石板桥,石拱桥与立交桥。正所谓“有水就有桥,人傍水和桥而居。”而这内中又以其“石拱桥”同“立交桥”最为出名。入上里古镇所徒必经的一道桥梁就为典型的立交桥建筑,传言此桥为中国一道最早的立交桥梁,“桥下设三孔道排水,桥面平整,长足纵深20余米多。可上下通行。”站在桥上一种古诗当中的意境“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感触油然而生。而若要说与其立交桥的磅礴壮观所相对应的那么首屈一指的,当就属上里“石拱桥”当中的精粹“二仙桥”了,二仙桥,桥型基本与其江南拱桥式样相通,传说,此桥之所以名为二仙,是取其“人仙共娱”这意,也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思的寄托,轻靠在小桥的石栏杆上,凭栏相望,心里痴想着小桥或许也承载过一段牛郎织女似的浪漫传说。又有谁幸而在此与其情人“鹊桥相约”呢。眼前的景物以不在是景物,现实与幻化所交融着了的,或许此刻我更该撑起一把“心之伞。”
桥下偶见一两村姑涤洗,弄水顽童嬉戏。这种淡褪掉了绚艳的平民化生活,而又充满了浪漫与温情的小调,我想正就是上里的又一种真实写照。

古镇命脉上里水
  对于江南古镇来说,水就是古镇的灵魂,也正是其古镇的最精魄所在,而上里的水更可以当看做是其古镇的命脉来说。上里古镇在建造这时,将其街道纵横排列为一井字形状。寓意“井中有水、水火不容”,古建筑多讲究风水,以水克火,以保佑其小镇的世代平安,水同样也是上里古镇的一大自然人文景观。去离上里古镇不远的白马寺有一条河,而河的尽头正就是著名的“白马泉”上里的“白马泉与“珍珠泉”据说能同济南的“豹突泉”一般出名,“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靠近白马泉轰鸣之声声声入耳响震如雷,白马泉一日三潮场景颇为壮观,前些时日看见有关报道说“豹突泉”因其水位下降而不在突起,而白马泉却还依旧已其亘古不变的姿态反复重演着其它的自然规律。在说珍珠泉,珍珠泉的奇崛并非在于它的庞大气势,它只静静的坐镇在那里,终年水底冒着如珍珠般大小的一颗颗水珠颗粒经久不枯。古镇上里整体临近雅龙河,因而整个古镇皆被水环绕,河水傍其身侧淌过,滋润的土地肥沃,田野郁郁葱葱,这里的水既有江南柔美的风韵而同时又因其溪水靠山而岨流,更有了种沈从文小说里凤凰边城似了的那种风貌,“水绕山环,人傍山水”在这里又一次完美的体现了出来。傍晚时分的上里古镇四处炊烟袅袅,河畔边放牛的牧童悠闲的顶着夕阳归还而去,这是一副完美的大自然风光,人性的淳朴,与之大自然的纯朴相结合,野泼泼的却又显生动鲜活,着实有趣。上里的水在这里较之江南的水与湘西的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古韵遗风上里宅
  若说江南的宅居文化,那么不可不提的便是其内当中的,吊脚楼与弄堂老宅,余秋雨教授曾经撰文赞扬它说:“江南民居,比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吊脚楼群少了一分浑朴奇险,而又多出了一分平和与安稳。而若说上里古镇,则就比之其二者更显要简略的多,独有的川西风格建筑,青一色的木砖瓦结构式的房屋。在江南不管是水宅抑或是弄宅,皆因其主人的身份地位的悬殊,所显形态不一,而在上里古镇当中,一排排的古木版房屋沿街两旁纵深延伸出去,相较并未多少差池。上里古镇据说最早居住有五大家族有:“韩家的银子、杨家的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各旺族包揽着自己不同的财富。内中属韩家最为富有,因而韩家的宅子也就成为了古上里为数不多的能独树一帜的特色建筑。韩家大院据说当年为一文举人和武举人所住过的。韩氏一门自己将自己的宅院称为“华居,”据说韩家因为有功,受到了朝廷的封赏,赐予其“卫守府”火焰镶边的金牌匾一块。韩家大院的另一大独特色为其在建筑风格上吸取了北派建筑的样式,其占地足足四千平方多米,采用穿斗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体系,厢房围绕着天井,而其整个大院又分别由七个小型院落而组成更有“七星包月”一说。整个宅体极显错落有制。上里古镇除古朴的民居与韩家大院之外,另外牌坊建筑也可以算的上是其一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牌坊即旧时期夫亡之后,女人为表自己的贞洁而设立,虽与宅居文化无直接任何关系,但却也是上里民众生活当中最为传统化世俗化了的东西。上里古镇的“双节孝”正就是为韩氏姑嫂而设立的,其高11米,宽六点四米,坊前还设有桅杆,牌坊全以红砂石精美打做,静静的我站在坊前,环顾着四下开阔的麦田地。韩氏双节与那韩家大院远远的遥相呼应,似共同在为我讲述着一段韩氏家族的成败兴衰,悲欢离合的昔时往事。

平淡生活上里人
  就在前些时日电视剧里正热播着的一部《平淡生活》在市民当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开始反思自己什么才是生活,什么又才是真正的生活,有人说“大隐隐与市,而余秋雨教授也曾就说过,江南小镇无益是最适宜于生活的地方。非常赞同余老的观点,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在平淡不过的墨彩写意,而勤劳的上里人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用自己的辛勤劳作过着质朴而又恬静的自在生活。

延伸阅读:上里古镇在今四川雅安为著名的雨城,景区也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一月平均气温5度左右,七月平均气温23度左右。无霜308期天,雨日多达200天左右。秋多绵雨,夏为阵雨。游览时应带雨具。
沿途路况:成都至雅安为高速公路,雅安至上里为26公里双车道泊油和水泥路面。
(3000字旅游文化散文作品 发表在在最新一期的旅行时代上)

jade 发表于 2005-10-10 21:06:34

<div>好贴 </div><BR><div>我已经转到http://www.molead_com/bbs/read.php?tid=1570&amp;page=e#a了</div><BR><div>如果有意见请告诉 马上删</div>

scsd2002 发表于 2005-10-19 14:11:56

请问雅安到望鱼的路修好了吗

申立祥 发表于 2005-10-27 23:00:33

<div>国庆我们也到上里去了,可是那里人太多。</div><BR><div>把我照的PP上两张给大家看看。</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镇上里──小桥流水“赛江南”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