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张坝桂圆林
<div>似曾相识的地方,那年,有小雨,桂圆林遮蔽着,将一方干爽留给我们──7年之后的一次同学会。</div> 第一次见到桂圆树,第一次看见桂圆树林,想不到桂圆是如此高大的乔木,感谢徐建宁让我长了见识。 <div>[转帖]</div><BR><div>泸州 张坝桂圆林景况堪忧! http://www.sconline_com_cn 四川在线 (2003-03-24 06:15:11) 四川在线消息 在泸州市郊江阳区的茜草镇,有一大片奇妙的古老桂圆林。这片沿着长江南岸长达5公里的绿色长廊里,生长着15000多棵桂圆树和荔枝1000多株、楠木1000多株、柑桔上万株──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张坝桂圆林风景区。 据史书记载,泸州桂圆栽培史不下2000年,可上溯到汉代。而张坝桂圆林,至少可追溯至清代“湖广填四川”时,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张坝桂圆林作为中国内陆桂圆种质基因库,作为北回归线以上桂圆林适宜地带最集中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人工造林,其植物学价值一如动物学中的大熊猫。以旅游而言,这片离泸州中心城区仅千米之遥的江边绿荫,则是四川生态环境旅游和观光农业最理想的场所。1999年3月,泸州市张坝桂圆林景区被列为全省74个景区中唯一的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风景区,在确定的四条优先发展的国际旅游线路中,张坝桂圆林景区榜上有名。 然而,3月15日记者来到“泸州桂圆林风景区”时却发现:这里的古桂圆林和著名的“奇石滩”正在遭到乱建房子、乱采砂石者的破坏。 在郁郁葱葱的桂圆林木中,记者看到上百家“园林山庄”和“农家乐”驻扎其间,哇啦啦的“卡拉OK”和哗啦啦的麻将声将想象中古桂圆林的清雅幽静一扫而空。因为是周末,“农家乐”的生意都很不错,各店家煎炒烹炸正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农家乐”都是以煤炭作为燃料,空气中那浓浓的二氧化硫气味更是让记者担心这些桂圆林木能否承受?在5公里园林景区的最中心地带,有一棵枯死的古桂圆树正无声地伸展着它那干枯皴裂的褐色枝丫。 张坝桂圆林的另一个著名的景点是“水母湖”,那里有随着桃花出没的神秘生物──桃花水母。尽管现在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围着“水母湖”转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发现据当地人说只有一元硬币大小的、一闪一闪的“水母”。据一位知情者说,采砂挖石后又未回填,致使水母湖之水渗透至坑洼,水位降低,对水母湖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泸州江阳区旅游局局长陈宏则认为,近期未见水母不完全是这个原因,还有天气的因素。等天气转暖,水母自然就出现了。 透过浓绿厚密的桂圆林枝叶朝江边望去,眼前的情景更让记者不安:只见江边5公里桂圆林所及之处,数米宽的采砂大工地车来人往、机器轰鸣,场面甚是壮观!而记者在标有“泸州桂圆林风景区”金色横标的大门入口处看到,有数十辆大型载重货车正鱼贯进入大门,这些庞然大物旁若无人地穿越桂圆林来到江边带走满车的砂石,一路撒下泥浆。身边几位卖桂圆的当地农民忿然告诉记者:本来当年这桂圆林靠江边还有两排桂圆树的,但是后来活生生被洪水冲毁。你看那边采集砂石的工地,以前是我们张坝桂圆林三大景致之一的“奇石滩”。如今奇石已经成了他们拉走的建筑材料了。这些采砂人掏空河床,使江边土地下陷,水位上涨渐渐侵蚀江边树木并最终冲毁桂圆林。他们何以能如此肆无忌惮地不珍惜这古老的桂圆林,纵然有再多的金钱,能买得到一片祖宗留下的古木吗? (雷康记者成立) 编辑:刘昕 </div> <b>以下是引用<i>老磨</i>在2005-2-8 15:59:58的发言:</b> <div>[转帖]</div><BR><div>泸州 张坝桂圆林景况堪忧! http://www.sconline_com_cn 四川在线 (2003-03-24 06:15:11) 四川在线消息 在泸州市郊江阳区的茜草镇,有一大片奇妙的古老桂圆林。这片沿着长江南岸长达5公里的绿色长廊里,生长着15000多棵桂圆树和荔枝1000多株、楠木1000多株、柑桔上万株──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张坝桂圆林风景区。 据史书记载,泸州桂圆栽培史不下2000年,可上溯到汉代。而张坝桂圆林,至少可追溯至清代“湖广填四川”时,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张坝桂圆林作为中国内陆桂圆种质基因库,作为北回归线以上桂圆林适宜地带最集中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人工造林,其植物学价值一如动物学中的大熊猫。以旅游而言,这片离泸州中心城区仅千米之遥的江边绿荫,则是四川生态环境旅游和观光农业最理想的场所。1999年3月,泸州市张坝桂圆林景区被列为全省74个景区中唯一的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风景区,在确定的四条优先发展的国际旅游线路中,张坝桂圆林景区榜上有名。 然而,3月15日记者来到“泸州桂圆林风景区”时却发现:这里的古桂圆林和著名的“奇石滩”正在遭到乱建房子、乱采砂石者的破坏。 在郁郁葱葱的桂圆林木中,记者看到上百家“园林山庄”和“农家乐”驻扎其间,哇啦啦的“卡拉OK”和哗啦啦的麻将声将想象中古桂圆林的清雅幽静一扫而空。因为是周末,“农家乐”的生意都很不错,各店家煎炒烹炸正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农家乐”都是以煤炭作为燃料,空气中那浓浓的二氧化硫气味更是让记者担心这些桂圆林木能否承受?在5公里园林景区的最中心地带,有一棵枯死的古桂圆树正无声地伸展着它那干枯皴裂的褐色枝丫。 张坝桂圆林的另一个著名的景点是“水母湖”,那里有随着桃花出没的神秘生物──桃花水母。尽管现在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围着“水母湖”转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发现据当地人说只有一元硬币大小的、一闪一闪的“水母”。据一位知情者说,采砂挖石后又未回填,致使水母湖之水渗透至坑洼,水位降低,对水母湖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泸州江阳区旅游局局长陈宏则认为,近期未见水母不完全是这个原因,还有天气的因素。等天气转暖,水母自然就出现了。 透过浓绿厚密的桂圆林枝叶朝江边望去,眼前的情景更让记者不安:只见江边5公里桂圆林所及之处,数米宽的采砂大工地车来人往、机器轰鸣,场面甚是壮观!而记者在标有“泸州桂圆林风景区”金色横标的大门入口处看到,有数十辆大型载重货车正鱼贯进入大门,这些庞然大物旁若无人地穿越桂圆林来到江边带走满车的砂石,一路撒下泥浆。身边几位卖桂圆的当地农民忿然告诉记者:本来当年这桂圆林靠江边还有两排桂圆树的,但是后来活生生被洪水冲毁。你看那边采集砂石的工地,以前是我们张坝桂圆林三大景致之一的“奇石滩”。如今奇石已经成了他们拉走的建筑材料了。这些采砂人掏空河床,使江边土地下陷,水位上涨渐渐侵蚀江边树木并最终冲毁桂圆林。他们何以能如此肆无忌惮地不珍惜这古老的桂圆林,纵然有再多的金钱,能买得到一片祖宗留下的古木吗? (雷康记者成立) 编辑:刘昕 </div><BR><div> </div><BR><div>这是我两年前写的新闻稿,这次与徐建宁同去,已知“张坝桂圆林”停止了采沙石,但还没有得到人为保护。</div><b>原文最佳效果请看主站</b>:http://www.phoer.net/geography/luzhou/luzhou_03.htm 这组照片很好的,象西方油画中天使居住的地方,只是到达这里时,天色已暗,还不是季节。 <b>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为美女拍人体照的好地方,如哪位美女愿意,我可为其免费拍摄,请回复哈。</b> http://www.phoer.net/photo/luzhou/2005/05020495.jpg 楼主:徐建宁,一轮夕阳穿过寒冬的、浓密的桂圆枝叶照射在长江南岸的张坝 <b>地点</b>:张坝桂圆林·江阳区·泸州市 <b>时间</b>:2005-02-04 16:48 <b>摄影</b>:雷康 http://www.phoer.net/photo/luzhou/2005/05020496.jpg 徐建宁和李晋,喜欢摄影的大学老师,两位还一路行苦为我们驾车。李晋跟对植物学很有研究,正是我所需的老师 <b>地点</b>:张坝桂圆林·江阳区·泸州市 <b>时间</b>:2005-02-04 16:59 <b>摄影</b>:雷康 http://www.phoer.net/photo/luzhou/2005/05020498.jpg 河滩上的谢天开,人物和民俗作家。喜欢石头的他,丢下拍摄的我们来到长江的河床上捡拾泸州雨花石。因此时光线不好,两年前我就来过这里,曾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拍摄,也就无心再拍,而跟随来到了河滩。虽说时间短暂,谢天开还是发现了一块约5kg重的、红色的心型奇石,品味极好。我也顺手捡了几个小石头,带回了成都。注意:天空中的寒阳 <b>地点</b>:张坝桂圆林·江阳区·泸州市 <b>时间</b>:2005-02-04 17:24 <b>摄影</b>:雷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