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黔北古镇游
<div><STRONG>川西黔北古镇游(1)雨中游尧坝</STRONG></div><BR>
<div></div>
<div> 四川尧坝,是川南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不仅有秀美山水,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明代进士李跃进、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和著名电影艺术家凌子风的故居就在此。除此之外,这里还是著名美术设计师杨洪烈和作家李子英等名人的故乡。</div>
<div> 2004年11月13日,我和姜哥及姜哥的女朋友三人,自驾车去了尧坝古镇,那里最能吸引都市人的,就是那一份浓浓的乡土情趣……</div>
<div> 我们12日下午两点半从资阳出发,近5点到达泸州,本想打扰当地市当某局长的大学同学,无奈同学到成都开会,只好夜宿泸州金盾宾馆。晚间,泸州的摄友骆驼做东,木头作陪,去了当地著名的名特小吃店“王五炖鸡”,大家一顿海嘬,很是尽兴。尤其是那鸡汤,的确鲜美。调料中的糊海椒、鸡汤中腌笋,也是别具风味。</div>
<div> 13日早9点我们从泸州出发,穿越泸州市区时,骆驼说泸州有3多,我问他那三多,他是说街上警察多、医生多、酒鬼多。开始我没领会到,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泸州有四川警察学校队伍,有泸州医学院,有泸州老窖特曲等,因而有此一说。</div>
<div> 10点半左右,我们来到了有“川南第一镇”之称的尧坝古镇,该镇大概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清朝嘉庆年间,为了嘉奖武进士李跃龙剿匪有功,而立下尧坝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进士牌坊。年代久远,斑驳的牌坊上,歌功颂德的文字已无法看清,只有“赐进士第”、“营守府”几个大字还依稀可辨,不过牌坊下一对威风凛凛的仰天狮倒是十分强眼。一位挑着米担、领着孩子的当地人从牌坊下经过,我不失时机地摁下了快门。</div>
<div> 从尧坝南场口的进士牌坊进入古镇,沿王朝闻故居门口的石阶而下,尧坝老街小青瓦便从眼前由近而远蜿蜒舒展开去。老街上的建筑风格像当地山民一样朴实,只有平实的粉墙黛瓦,没有富丽浮华的喧嚣,房屋多为穿斗式结构。来到第一个街口,左边一张木桌前坐着两位售票的年轻人,市场经济的大潮早已将他们陶冶得毫不通融。虽然我们要买票,但希望出示了中、省摄协会员采访证后,能得到一定优惠。令人失望的是,4人都须购全票,每票10元。</div>
<div> 来到东岳庙,姜哥与骆驼先进去看了一圈,然后我们再进庙慢慢地拍。从万年台下穿过便进入了庙内,院坝中一尊巨大的香炉,长长的石梯向上通往大殿。正对佛殿的是被称作万年台的古戏台,上面的木雕画让人叹为观止。转身细看精细的木刻,其间展现着古老的佛教故事;戏台上屋角飞檐的撑柱上,更是镂空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戏台的雕花中,除了三让徐州、七擒孟获这样的画面外,居然一幅主图是画家王冕与仙女丽云互相爱慕,触怒玉帝的故事,还有吕布戏貂禅,刘素文偷情被丈夫发现……这样的雕花,让我一时之间回不过神,举起的相机有时也忘记了摁下快门。东岳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中间有两次修葺都是在清代,明清是戏剧的鼎盛年代,但是清规戒律也多如牛毛。是什么人,将这样的故事刻在了正对菩萨的戏台上?改革开放不就是近20余年的事嘛,过去能这么做的人,的确也得有些背景才是。也或,庄重与诙谐,严肃与调侃,原本就是相依相附,彼此共生。</div>
<div> 在我们四川,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菩萨在一些地方是可以同在一个庙宇的。有些热爱旅游、对考古有些兴趣的人,就喜欢专门跑来寻这样的庙子,看这样的情形。所以,对于尧坝古镇上香火鼎盛的东岳庙是由道观改了来的,我一点也不奇怪。但在青苔积淀的池子周围,偶尔发现些道家的法器,也觉得是个收获。</div>
<div> 在古镇的“大鸿米店”前,遇见一位叫李龙芳的老人,年近百岁,在旁人的搀扶下,柱着双杖蹒跚于娘亲古榕前的石板老街,使雨后古镇更添历史况味。驻足观赏米店规模的宏大,想像米店昔日的繁荣景象。然后请街边玩耍的小孩,在那长长的石阶上跑了一个来回,给静止的画面增添了一些生动。院内,四方的楼道挂着红灯笼,芋头的叶子宽大而碧绿,使院子里多了几许清爽。阳光透过叶脉晒进来,温柔抚摸着天井微微润湿的地面。三位老人在八仙桌旁悠闲地品着盖碗茶。油纸伞的铺子就在隔壁,做好了伞,拿到这边来晾,一晒就是一大片,照例漆成些大红靛蓝的颜色,极像最喜庆的中国年。左边过道小卖部的上方挂着几把待售的各式纸伞,我从下方逆光拍过去,以深色为主基调的米店大院,即刻便鲜亮了起来。半天的尧坝古镇采风,浮光掠影,行摄匆匆,颇有遗憾。多想住下了再细品一番,无奈下午要去赤水的丙安古镇,中午时分,只好作别。黄健中的《大鸿米店》炒“红”了尧坝,邵兵在娘亲古榕树下打过井水,谢晋在东岳庙内发现了拍摄场地,许晴在顺兴茶楼卖过茶……这里出过武进士李跃龙,著名导演凌子风,美学奠基人王朝闻……古往今来这么多的龙门阵,我想,或许都比不上在大鸿米店天井里,喝上一碗盖碗茶。</div> 你这样一写,弄得我都想去看。最好把图片也贴几张上来! 好的,我会尽快贴上来。 <div>看图片,小巷干净纯朴,喜欢那份幽!</div><BR><div>提个意见:东方大哥能不能不要老让咱们等呢?老是看一点点又等好久好久!!!横横</div> <div>很漂亮!尤其是倒数第二张.如果右下角的石板是整齐的就非常完美了. :)</div> 三十年前这类乡场四川各地到处都是,现在都成凤毛麟角了。周进说的倒数第二张,也许作者就是要表现个残缺美,否则,那还不简单,一刀就剪裁了! 这样贫民化的街道少了又少,多少年后恐怕已见不到木质结构的民房了. <div>前几年这样的房子很多,可惜现在都被改造得不伦不类了。</div><BR><div>宜宾原来有一个古镇隆兴,两边的房檐很宽,几乎连接,中间只有很细的一条缝连天,街沿上的柱头,一个人还抱不过来。</div><BR><div>现在,全拆了,说是为了方便汽车进来。</div> <b>以下是引用<i>仁者乐山</i>在2004-11-20 21:39:57的发言:</b> 三十年前这类乡场四川各地到处都是,现在都成凤毛麟角了。周进说的倒数第二张,也许作者就是要表现个残缺美,否则,那还不简单,一刀就剪裁了! 谢谢乐山:)我也想这样说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