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1:21:24

成都也有长城,你去过吗?



  长城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很多人都把攀登过长城当成一件光荣而自豪的事,我也因此曾到山海关和八达岭长城攀登过。但是说到成都也有长城,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座就在我们身边的长城,就是成都金龙长城,而且金龙长城所在的山顶上还有一座历史悠久传说丰富的古庙金龙寺,那更是值得一游的古迹,我是在一次郊游中偶然发现成都金龙长城后继而发现金龙古寺的,现将它介绍给各位朋友。

  去年四月二日,在桃花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去探寻金堂的五凤溪古镇,我是从洛带驾车到万兴到五凤溪的,途中我照了几张远山的风光照片,回家后看片时其中几张照片上的图像引起了我的好奇,照片显示远处的高山从山下到山顶有那么一道蜿延曲折的“墙”,我将局部放大后发现这像是一座城墙,于是分别在去年6月22日和今年3月27日、11月14日去攀登了三次,终于详细的了解淸楚了金龙长城及金龙山金龙寺。

  在成都市东面的龙泉山脉的中段,有座海拔836米的山叫柏茂山,金龙寺和金龙长城就在这座柏茂山上。从成都驾车到洛带古镇后往左(北)拐到一个叫土门的三岔路口往东进山,行驶几公里就到了长安镇(现改为金龙镇),全程约25公里。金龙镇是个冷清但建筑很新规划很整洁的小镇,一条干净的水泥路由从镇中间穿过,出镇不远一条支路上山到金龙寺,再往前公路可到青白江清泉镇和金堂淮口。

  金龙镇上的房子都是新建的临街商铺楼房,但很少有开门营业的。整个镇加上镇西头水库大坝下面那片宽敞的绿化广场,更像一个清静的住宅小区。从金龙镇南头绿化广场往西上水库大坝,建立在大坝北头的金龙长城城楼挡住了去路,进了城门,就是柏茂山下的金龙湖水库,水库不是很大,大坝可以过汽车,与公路连成环状围绕水库,水库的狭窄处还有一座长长的吊桥,水库周围有几家不错的可住宿的农家乐,还有一些完工后还没正式营业的别墅山庄。

  金龙长城就是从水库大垻上的城楼开始为起点,顺着柏茂山的山脊一直到山顶金龙寺的,全程共有若干座峰火台。柏茂山海拔836公尺,从海拔不到400公尺山脚下一直往上攀登到顶,近500公尺的纯高度相当于爬上150多层的高楼,全长2公里,前三分之一途中有两次起伏,后三分之二就一直是上坡,再强健的身体中途也要歇息几次,爬上山顶喘息出大汗是再所难免。长城两边都是坡土,左陡右缓,陡峭的坡上是茂密的松柏,缓平的土地上是庄稼和果木,如果是春天,桃花红梨花白风光宜人。到长城的尽头,走出最后一座峰火台,上面就是柏茂山的顶峰,金龙寺就在上面。

  柏茂山的顶峰,实则是很大的一片地台,有公路可以从下面盘旋上来,从金龙镇到金龙寺开车约4公里多路程。上面除了崖边一幢二层楼的红砖青瓦坡顶的旧式建筑外,里面就全部是金龙寺庙宇的建筑了。龙泉地区56年以前属简阳,据《四川通志》和《简州志》所载,金龙寺是柏茂山顶历史久远的一大佛寺,是四川盆地东缘的一大名胜,据传有关金龙寺的由来,源于当地民间认为柏茂山是白龙化身的一则古老传说,当地人说远看金龙寺所在的山顶像龙头,周围的树木巴茅像龙须,整个山脊就像龙身,因此,柏茂山又称金龙山。

  有关金龙寺的始建年代,据干隆二十二年《重修柏茂山金龙寺碑记》中所载,“柏茂山之有古寺也,炎汉肇修后周塑造玉女铜官为外撑此奇峰,”据此可查金龙寺的始建在公元前206至220年西汉后周时期,公元947至950年又进行过扩建,到现在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庙里现存有两块与金龙寺有关石碑,一是同治癸酉年金龙寺第八代堂主桂喜老和尚的墓碑,另一个是一块光绪年的,都是从农民家中拿回来的。

  金龙寺建于山顶,庙座西朝东,据介绍,金龙寺初建时,庙里共有天王殿、观音殿、玉皇殿、三宝殿四殿,庙外有琉璃香塔一座。天王殿正对新都宝光寺,殿内有弥勒佛像一尊,四大天王塑像,殿门旁立有哼哈二将护殿门,观音殿紧靠天王殿,殿内有各种菩萨塑像,观音殿后左边为厢房,右边为厨房,中间是天井,上数级台阶有一平台,左置鼓,右悬钟,而三宝殿在钟鼓之后,三宝殿内如来,普贤,文殊三菩萨塑像正当中,十八罗汉矗立四周,王母娘娘背对神龛,三宝殿至玉皇殿中有两口龙眼井,玉皇殿中仅有玉皇一尊塑像。

  由于历代战乱,金龙寺多次受到损坏和破坏,明代洪武初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康熙五十年又进行了一次维修,现观音殿中梁上尚有“大清康熙五十岁次辛卯孟秋月”题刻清晰可辨,距今有293年历史,康熙五十年重修金龙寺后,寺内僧侣众多,常年香火鼎盛,信徒捐款捐物难记其数,是远近闻名的富寺。自建寺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在畅游金龙寺时,也写下了不少题刻和诗句,如清朝简州州牧徐琰《宿金龙寺》诗;匹马关河几十年,谒来绝顶一周旋,绕地末路都是梦,到此宦心一似禅,万树清飚空上界,五更秋月满中天。山人省识生公意,漫拟飘洋是岑缘。

  围绕金龙寺以前有很多民间传说。关于龙眼井的传说,据一老和尚讲,当初金龙寺建好后,需要在山顶寺庙里打两眼井,于是就请来了一个叫刘喜元的匠人,这刘喜元是打井专家,能识柏茂山之龙脉,打井之处正好是龙头的两只龙眼。井打好后,按惯例要送匠人一只鸡公,由于山路遥远和尚未能及时买回,刘喜元一怒之下便咒骂此井并使了一些伎俩,结果井里出水不够使用。老和尚派人淘整后反而一点水都没有了,庙里用水要到很远山下去挑,老和尚只好念经求佛,整整念了七天经,诚心终于感动了观音菩萨,把净瓶里的水滴了几滴到井里,此后这两口龙眼井每天出的水就刚够庙内的和尚用了,说来也怪,庙里和尚多时水便多,庙里和尚少时水便少,文化大革命时庙里没有和尚,而龙眼井也就此断了水。现在庙里是在山峰下面的畜水池里抽水来用,我去年和今年去看时,龙眼井还在已被折除至今尚未恢复的后殿前面的空地上,是两个相距不远直径约2米的大窟窿,里面已积有很深的水,水面离井口约有3米,我也奇怪,这独独耸立的山峰上,怎么会有井水?(见图)

  关于对窝井的传说则是这样的,从前有位乐善好施的人,为了帮助穷人,将继承的大笔家产施舍一空后,自己都陷入了困境,为了谋生他四方游走,有一天,他路过云顶山时,一块石板挡住了去路,他使劲想把石板移开,奇怪的是这石板居然不重,犹如一本书,他见石板光洁,量轻,於是就背着继续赶路,当他走到金龙寺下的对窝井边时,石板突然重如千斤,自动就滑进对窝井,只听一声巨响,青烟顿起,紧接着山崩地裂,等青烟和响声散去,那人睁眼一看,对窝井的石崖上出现了一扇只容得一人进出的山门,他壮胆走了进去,越往里走就越是宽敞,到了一个很宽的石屋里面后,见几颗鸡蛋大小的石头闪闪发光,将整个屋子照得和白天一样明亮,屋子正前方有六条金龙蟠在石柱上,屋中间有六匹骏马拉着大石碾,下面堆满了大米,此时,一位银须飘胸,精神抖擞的老和尚出现在他面前说;“有缘人到此,施主如需要什么,请随便拿,它会让你心想事成的。”他惊喜万分道;“谢谢大师,就赐一点米给我吧,我已经三天没粘一粒米了。”只见一袋米轻轻地落在了他肩上,大师转身道了声保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背着大米往外走,刚一出山门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他放下米袋,解开一看,里面全是金米,后来,他把金米分给了穷苦百姓,并把他的经历告诉了大家,从此以后,这座山就叫金龙山,山上的寺庙也称为金龙寺了,而对窝井的故事也代代传了下来。对窝井现在还在金龙夺寺北边崖壁下的小路旁,周围是茂盛的杂草,我去看时,水已漫过井口,下面几户农民安放了几根塑料管在井里,水就自然源源不断流进他们家的水池里。(见图)

  可能由于过去山高水缺的原故,这里关于水和井的传说特别多,在驾车上山离金龙寺约一公里的路边上,传说这个位置就正好是金龙的胡须,路下边有一个岩洞,泂里也有一口很深的井,叫龙须井,据说这水很灵,过去庙里经常来此取水给人治病。虽然是在公路下边,如果不是庙里的人带路和指点,外人是根本找不到这个洞的,就是发现了,一个人也不敢进去。我进去照了几张照片,发现洞里周围全是页岩石,为了便于取水,已在井口上方架了两条预制板,井水己冒过井口,黑黑的不知井有多少深,里面有烧过的腊烛。(见图)

  金龙寺北坡三十米处,在对窝井的东边,有一大排古老的摩崖造像,据考查可能是明朝泰定年间所凿,关于这些造像也有一些故事。传说金龙寺建成后,香火一年比一年旺,山上整日烟霭缭绕,于是惊动了天上的神仙,决定化作凡人到人间看看,那天众仙一路行来,只见男女老幼排着长队上山进香,个个满脸的虔诚,到了半山腰,忽然从树林里窜出一伙手执钢刀的强盗,准备抢劫,善男信女吓得瑟瑟发抖,赶紧掏钱,神仙们一见大怒,立即现身空中,一挥手强盗的钢刀就飞下了山崖,强盗们吓得慌忙逃窜。此后这条道路太平无事,金龙寺的香火更旺了,为了纪念除暴的神仙,信徒们筹资请工匠凿刻佛像供奉,就有了如今的摩崖造像。据当地老人讲,以前,这些石像栩栩如生,香火旺盛,外州外府的人都来朝拜。但文化大革命中这些造像遭到红卫兵严重毁灭,只留下残迹。去年,金龙寺主持释崇祥法师请人挖开淤土,清理修复,结果只有一具埋在泥土中的韦陀略为完整,其余全都只剩碎片痕迹了,现在的造像均是复制品。(见图)

  文化大革命中金龙寺也遭到了破坏,庙宇被废弃折除,僧众四散,场地作了敬老院。直到1998年底龙泉区文化局对金龙寺作了勘查后认为,寺内现存的建筑完全保留了明末清初寺院建筑遗风,它是龙泉地区所存的古代木构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其后殿虽己拆毁,但是根据现场遗物分析应为明代建筑,有较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是重要的文物,决定对现存建筑作抢救性维修,并发文批准长安乡对该寺进行排危维修。1999年10月成都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发文批准恢复开放金龙寺,1999年12月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恢复开放金龙寺为汉传佛教活动场所,此后,冷清多年的金龙寺又慢慢恢复了香火缭绕的景象。2000年长安乡又将拉极场收入的积累投入修建了这座金龙长城。远看长城从山脚顺着山脊蜿延曲折直到金龙寺,真有点像一条巨龙起伏在山上,金龙寺是龙头,水库大坝则是龙尾。

  现在,从成都市区乘公共汽车到洛带后,从洛带到金龙镇都有直达和路过的班车,票价2元5角。金龙寺和水库周围的农家乐也有车可接送客人。如果自驾车来,可以直接开车到水库周围农家乐吃喝玩乐,也可把车停在水库大坝旁的停车场,攀登长城或从游山道路上金龙寺。如果老弱较多不想攀登长城或爬山,可直接开车从山后绕上金龙寺,全程约4公里全是很好的水泥路面,沿途纯朴的山村农家风光也不错。金龙寺山上也有很多卖香火的,也有食品等卖,还有茶园可喝茶打麻将,这里喝茶非常便宜,每杯茶最贵的五元,最便宜的一元,如果自带茶叶,只收水费五角。

  去年我去时正好碰见有人在山上请僧人做法事,卧莲观音刚好完成过几天也要开光。金龙寺现在还在继续恢复建设,昨天去时看见大雄宝殿等已立好骨架,如果按大墙上挂的金龙寺总体规划图来看,要完全恢复还需不少时间。现游客上山,不收门票,不烧香也可在庙里随便游览,可以在庙里吃斋饭,每客收费二元,素菜饭随便吃不限量,但吃完饭必须要将自己的碗筷洗干净放好。学生们很乐意吃这种伙食,今年3月我上去时正好是午餐时间,看见坐了几桌纺校的男女大学生正兴高采烈地吃饭,看他们吃得那么香,我也高兴地加入了其中,饭吃得不多,但米汤我喝了不少。

  金龙寺所在的柏茂山由于比周围的山都要高,站在崖边向四周一望,真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只见四面青山,层次分明,特别是向东面山脚下的金龙湖和长安镇望去,那青山环抱的长安镇和金龙湖犹如宝石明珠一般,绚丽多彩。朝庙的南面望去,龙泉阳光城和洛带镇清晰可见。朝庙后的西面望去,成都平原一览无余,据说这里还是晚上欣赏成都夜景的最佳位置。玩够了,耍累了,可以坐下来喝茶休息打麻将,山门边那座红砖楼房就是茶园。休息好了,如果是开车上来的,只有原路开回去,如果是爬长城上来的,可以从长城上回去,因是下坡,不会有上来时那么累了,还有就是从长城旁边石板小路下山,穿越无人居住的树林、竹林,观赏沿途野花野草,如是雨季还可以看到流水和瀑布,这条路一直可以走到山脚下从农家小院旁走上水库边的公路。

  昨天,一个朋友想去金龙寺烧香,我们是中午12点过后才从成都南门出发的,12点50分就到了金龙镇。在饭馆里点了3菜一汤,总共用了15元。饭后直接开车上金龙寺,与我上两次攀登上去又是另一种感觉。沿途满山的秋色,秋风中摇曳的芭茅,高挂树上的野蜂巢,坡上的羊群,路边敞放的土鸡,一只土狗带着三只花色不同的小狗在对我们大叫之后又好奇的望着我们,及挂满在农民屋檐下面的金黄包谷棒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山区特有的氛围。最奇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大娘还爬到树上摘虎耳瓜。朋友连说真想不到离成都这么近的地方,还有这种山清人静与城郊截然不同风光。

  到庙里后,朋友去烧香,我拿着相机四处捕捉目标。上山后,短暂的阳光己隐藏,天空只有鱼鳞云,我到处照了一阵后,泡了杯茶坐在庙前山崖边休息,观赏四周景色及天空云彩的变化,不时拍摄一下。我拍摄完晚霞后庙里的游客已陆续离去,商贩也收摊走了,6点过钟,天渐渐黑了下来,我坚持要等平原上灯光上来后观赏了夜景才离开,朋友冷得躲进了车里。和尚们击鼓敲钟做完了晚课邀请我们一道用餐,我谢了说想等会下山去吃羊肉汤。6点半后,平原上灯光亮了,从山上俯瞰过去,真是非常漂亮,真是有在天上看人间的感觉,这人间的万家灯火离金龙寺是这样的近又似乎是那样的远,可惜实在是太远拍成照片效果都不理想。

  7点钟,山上完全黑了下来,在这没有月亮和星星的深秋夜晚,寺周围一片黑暗清静得出奇,除了等我们走后好关门的师傅外,其他的僧人及居土已早早上床休息了。而这时的城市里,正是一天中最美好时光的开头,大多数人才吃完晚饭,正打开新闻联播,看天下新闻,然后是电视联续剧或其它节目。迪厅、酒吧、电影院等夜生活也刚刚拉开序幕,而平时的我,也可能正泡上一杯茶,打开电脑,在网上周游世界。我想,长期在山上当和尚,非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毅力才行,像我这种凡夫俗子恐怕不能做得到了。

  告别了庙里的师傅,我们在寂静的夜色中开车下山,山路弯曲而陡,我小心慢慢的朝山下金龙镇驶去,下到山半腰,才有了农户家的灯光及人语声,十多分钟后,到了金龙镇,接着不久,又开出了山区。当驾驶汽车走出山区回到车来人往的山外时,每次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但这次,感觉更强烈得多。 2004.11.19 修改稿





摄于2004年11月14日

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1:53:17

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2:08:15

<div>金龙镇上的房子都是新建的临街商铺楼房,但很少有开门营业的</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div><BR><div></div><BR><div>水库大坝下面那片宽敞的绿化广场</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div><BR><div> </div><BR><div>金龙长城城楼摄于2004年3月27日</div><BR><div></div><BR><div>建立在大坝东头的金龙长城城楼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金龙长城就是从水库大垻上的城楼开始为起点</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进了城门,就是柏茂山下的金龙湖水库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水库周围有几家不错的可住宿的农家乐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8 23:01:22编辑过]

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2:21:05

<div>从水库大垻上的城楼开始</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 </div><BR><div>从海拔不到400公尺山脚下一直往上攀登</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喘息出大汗是再所难免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峰火台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 </div>

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2:36:41

<div></div><BR><div>顺着柏茂山的山脊一直到山顶金龙寺</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div><BR><div></div><BR><div>顺着柏茂山的山脊一直到山顶金龙寺</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div><BR><div></div><BR><div>顺着柏茂山的山脊一直到山顶金龙寺</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 </div><BR><div></div><BR><div>从金龙寺返回的小朋友</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 </div>

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2:50:01

<div></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 </div><BR><div></div><BR><div>缓平的土地上是庄稼和果木</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 </div><BR><div> 摄于2004年11月14日</div><BR><div> 摄于2004年11月14日</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9 0:47:44编辑过]

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3:01:57

<div></div><BR><div>走出最后一座峰火台,上面就是柏茂山的顶峰</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BR><div></div><BR><div>金龙寺</div><BR><div>摄于2004年3月27日</div><BR><div></div><BR><div>做法事</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 </div><BR><div></div><BR><div>做法事</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 </div><BR><div></div><BR><div>做法事</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BR><div></div><BR><div>摄于2004年11月14日 </div>[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8 23:33:09编辑过]

黄正东 发表于 2004-11-13 03:13:29

<div></div><BR><div>卧莲观音刚好完成过几天也要开光</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div><BR><div>大墙上挂的金龙寺总体规划图</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div><BR><div>四面青山,层次分明</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div><BR><div></div><BR><div>山脚下的金龙湖和长安镇</div><BR><div>摄于2003年6月22日 </div><BR><div> 摄于2004年11月14日</div><BR><div> 摄于2004年11月14日</div> 摄于2004年11月14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9 0:32:53编辑过]

周进 发表于 2004-11-13 08:48:14

<div>这个长城好象是新修建的哦,没去过,</div><BR><div>蜀风好文好片,献花! :)</div>

罗晖 发表于 2004-11-14 13:24:49

<div>新修的仿古建筑???东施效颦!!</div><BR><div>还不如蜀风兄的文字漂亮,呵呵~~</div>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也有长城,你去过吗?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