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照片让我们难过
中国工人,永远是共和国的脊梁共和国已经走过55年的历程。55年前,共和国是在战争的废墟上、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如今,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与美国、欧盟,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切实感受到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又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的城市建设、交通、通讯、数字信息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比较55年前的中国,今天的成就令世界叹为观止!在这些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成就里,饱含着中国工人的劳动和创造。
今天,中国工人的构成已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共和国之初,工人阶级的概念还仅局限于在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里劳动生产的大军。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正式把知识分子划入工人阶级行列,使生产力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生产者──发生质的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性的先进生产力基础。随着改革发展的步伐,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雨后春笋般发壮大,如今这些非国有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已超过中国经济总量的一半,足以见非国有企业工人的数量之大已经到了可以与传统产业工人比肩的程度。可见,今天中国工人阶级的构成为三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分子,一部分是国有企业和虽然改制、社会保障系统相对健全的企业的工人,再一部分就是非国有企业的工人。这三大类工人,构成今日中国工人阶级的三大阶层。
中国工人的结构性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而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反馈在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覆盖面方面。社会保障主要表现在劳动权利、劳动收益和共享社会福利等方面。由此,问题就清楚了,比较而言,知识分子的社会保障最为充分;国企工人的社会保障次之,而非国有企业的工人,由于非国有企业是新出现的企业,更由于在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非国有企业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绝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其社会保障几乎为零。
发展市场经济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主要反映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劳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一份社会调查表明,如今非国有企业的劳资关系紧张已经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所以,我在这里主要关注的对象是非国有企业工人的命运与现状。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几乎为零的基点上起步的,因而难免带有个人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的历史特性。问题是,还有一个大前提,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制度不同,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十六大报告)。而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几乎忘掉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一制度前提,他们为了地方经济(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这无可非议,却容忍了、妥协了一些民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残忍地剥夺工人权利的行为。资本增长带有天生的以最小成本谋取最大利润的特性。这个天性致使资本为了谋取超额利润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法规。国家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抑制和惩处一切践踏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一切被非法践踏、非法掠夺的公民的权利。地方政府官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人,在劳资关系出现矛盾,劳动者一方的权利受到践踏的时候,应该旗帜鲜明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惩处践踏公民权利的行为。可悲的是,结果往往相反,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助纣为虐,因为他们害怕这些企业发展不起来,害怕海内外企业主不到这里来投资,害怕由此影响自己的政绩,害怕不再有猫腻而捞不到油水。2004年春节前夕举国上下为农民工追讨上千亿元的欠款,长时间被掩饰起来的农民工权利问题才触目惊心地披露出来。而这,众所周知,仅仅是冰山之一角。
政府是组织和管理社会的机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政府的管理对象。我们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时候,政府放弃了对非国有企业的监管。这是对市场经济的最大的误解。历史已经表明,不择手段的自由经济思想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可能极大地刺激经济发展,却是导致社会矛盾、阶级对抗的源头。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闯过危机,缓解社会矛盾和阶级对抗,正在于强化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微观治理的职能。因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监管越来越健全,越来越有力。2003年,发生在美国、韩国对违规操作的大企业老板依法惩处,美国政府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经营不依不饶予以追究,都是震惊世界的、政府监管企业行为的典型事件。发生在中国的非国有企业无所顾忌的剥夺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劳动收益的行为,什么无端开除、无偿延长劳动时间、使用童工、克扣工资、降低安全保障呀等等,在这些国家,早就受到依法惩处了(我这里指的是概率。并不是在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有这些现象,仅仅是相比之下概率小些;并不是说在我们国家就不受处罚,仅仅是概率小些)。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理应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的根本利益、眼前利益都是与国家的根本利益、阶段性利益相一致的。这些不去维护工人的劳动权利、劳动收益的地方政府官员,其行为已经丧失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权力代理人的资格。而这些依然窃居国家权力代理人位置的人大量存在,客观上为人们质疑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提供了口实。摆在这些官员面前的选择只有两条:一是好好学习《宪法》,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把《宪法》、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行使到位,对非国有企业的行为依法监管,切实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二是依然尸位素餐,对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侵权事件不闻不问,放任劳资关系的紧张和劳资矛盾的激化。选择后自己的结果如何,相信这些人心知肚明。
共和国已经有了55年的历史。55年里,共和国经历了发展计划经济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历程。无论是发展计划经济还是发展市场经济,我们都看到一个惊人相似的历史现象,那就是在计划经济发展之初、市场经济发展之初,主要劳动大军来自中国农民。在第一轮经济建设热潮中,正是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工人树立了“铁人”精神,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绩。在新一轮经济建设的热潮中,又是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承担了最重、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无论是在城市的高楼上还是在地下的隧洞里,都有他们的身影。而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境遇相比,新一代农民工由于不在国有企业,其社会地位、社会保障却相差甚远,长时间处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这是发展的悲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会有这些农民工大军奋战在最重、最累、最脏、最危险的第一线,支撑起共和国大厦。中央2004年1号文件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农民工的工人阶级地位已经得到确立,农民工的历史性贡献已经受到重视。我们看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相信中央政策的落实,农民工的境况会有大的转变。我们体谅国家的困难,改革发展中的中国有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改变农民工的境况还要有太长的路要走。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从眼前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做起。如果拿出当年解决知识分子进入工人阶级行列的魄力和举措,新进入工人阶级行列的农民工的境况就一定会逐渐改善,中国社会生产力就一定会如同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被激活了那样,有一个大的飞跃。
中国农民工,与其他阶层的工人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共和国的脊梁。适值“五一”国际劳动节,谨向中国工人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劳累了一天,回到工棚,人几乎累散了架。 他是河南人,在100多M的高空作业没有任何安全设施,但是他总是对别人说自己有18岁了. 由于工头的克扣,工人被迫使用劣质胶鞋。冬天,一名民工在凿岩机的排气管上烤胶鞋取暖。 离开工地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拆掉民工自己的工棚,把一座崭新的大楼展现在世人面前. 11月,城里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小赵因为和工头发生争持被赶了出去.前途茫茫,他不知道路在何方? 从这个角度看看他们吃的是什么饭菜. 小黄从17、8岁干起,走过了全国5、6个城市。 像巨大虎口的水泥丛林, 走过的民工是如此的渺小,让我怀疑他能否在此安然的生存 为民工呐喊!──可谁来关注一下呢?